【老猿拆冷气】_瓦泽新机N8HL11.5匹新二级多道程序_chan_
产品目录
大家好,我是@猿其他人,2020好物所推荐官,2021年618家用电器星儒士邀请赛Top1,家用电器热门话题下的杰出答主,冷气类问题专精答主,只向您所推荐良知好物。
序言这几天,浑然不觉爸爸妈妈问我,瓦泽新出的N8HL1怎么样?
我简单搜索了一下,发现只有1P,于是回复,我不提的就别问了,天猫直营赔本的也别问了。
但是,爸爸妈妈又说,天猫直营也有。于是,又由秋鲁了下,还真有。

但是,我注意到参数里的压缩机输出功率是850W


对照下瓦泽N8HE1 1.5匹



很明显的,瓦泽N8HE1 1.5匹压缩机输出功率是750W,这个四元组额定输出功率压缩机输出功率,位数小说明更省电。
但是,你看,新机N8HL1标示的APF是5.29呢,而N8HE1 是5.27。
其实,这就是变频空调机容易玩猫腻的地方。
初步对照下,N8HL1提高了循环冷却系统,可达750m³,而瓦泽N8HE1是630m³。
说明是牺牲了噪音实现的节能比提高。
从其他店面也未能找到更多信息:


我认为这机器大概率是1.6排,比不上N8HE1的,但是,架不住爸爸妈妈们不停的问,又找不到可信赖的信息,那就拆吧!
声明:多道程序费用不菲,还望素质三连,您的支持会鼓励本猿进行更多的多道程序。多道程序仅对本次样品负责,您买到手里啥样品猿无法保证。时间相同,批次相同,同机种冷气多道程序结果也可能将相同,是正常现象。本猿并非经销商,也并非国际品牌宣传,并非厂家,并非售后服务,也并非相关媒体,并非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本猿并非客服人员,售后服务问题请找卖家客服人员,B2C平台客服人员。全部内容纯原创,错字难免。如果有数据或解读严重错误,可能将是量测,错字,眼花等造成的,并并非本猿故意的,本猿亦不承担任何后果,能评论区指出严重错误。本猿多道程序量巨大,亦可能将张冠李戴。严禁抄袭、洗稿、转载,违者必究!欢迎多道程序投稿或提供素材,具体事宜朋友圈联系。外形与体积因为形状不规则,很难量测,下图数据来自B2C网页:


工作台就是五感系1.5匹标准大小
内机体积还有另外的标示:宽975mm;高385mm;深280mm(这个体积感觉有点离谱)
N8HE1 1.5匹内机体积:宽924mm;高303mm;深193mm扫风能力相同店面说法不一致。
产品产品名称:整机机种:KFR-35GW/N8HL1室内机机种:KFR-35G/N8HL1室工作台机种:KFR-35W/BN8-B04(HL)节能等级:新二级APF:5.29小知识:冷气机种简介及冷气选择:
K=冷气器,F=独立式,R=热泵式,d=电辅热(实际国有国际品牌都有,绝大多数国际品牌不标示)35= 3500W,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密度G = 斜式内机,W = 工作台,GW = 斜式FR100其他的是企业自定,根据多次多道程序观察,B=变频空调,N8=R32制冷剂,1=新二级节能,(HL)标记瓦泽最新的冷气节能标准分为5级,位数越小越好。
通常,无特殊需求请选择新二级节能冷气。
APF代表具体的节能,是综合计算出来的,位数越大越好。
如果您发现冷气上的节能标记总共只有3级,请不要买回,都是老机种。一般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密度7200W算作3匹,5100W = 2匹 ,3500W = 1.5匹,2600W = 1匹。
冷气选择能按照房间面积估计,压缩机能按照每平方米120~150W输出功率密度估计。但是,因为1P绝大多数都是从1.5PChondrostoma下来的,价格又并非很低,所以通常无需考量1P,只考量1.5P,2P,3P即可,特大客厅能考量4P,5P(或者安装多台1.5P冷气)。
如果有顶层,垂地,朝南,大窗户,自建房保暖差等情况,酌情加大每平米功所需输出功率密度,不然可能将温度降不下来或者降温很慢。
制热的话,保险起见按照最低300W每平米估计。
本文面向普通读者,此处仅为快速估计,专精人士请勿纠结一个空间请安装一台冷气,切忌不要「带」,不然效果很差的。[1]
工作台正面外观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五感系冷气工作台外观,什么五感,瓦泽,小天鹅,COLMO,就是那个LOGO不一样。
背面外观

时下特别流行的「极为先进的裸背式」。
不必纠结此事,现在很多冷气都是这样的,只有不多的机种才有后面的防护。翅片少量倒伏是不好看,但并不影响使用。如果到货开箱发现有大片翅片倒伏,能要求换货。左上是「环温传感器」,翻译成人话就是量测户外温度。
冷气工作台是从后向前吹风的,所以这里检测的就是进风温度,环境温度。冷气压缩机时,向前吹热风冷气制热时,向前吹冷风工作台多道程序顶视图

打开上盖。能看到是...........................等等,我看到了什么???
单排换热器??


细说的话,减震棉也短了。
这没搞错吗?这并非新三级或者1匹的配置吗?


从这个角度看,甚至比不上N8HE1 1P。
看看铭牌,有木有搞错?
铭牌信息:

真的木有搞错!
制造日期:2022年1月,新鲜出炉呢(今天2022-1-12)制冷剂/充注:R32/790gN8HE1 1.5匹是840g,五感系也有些1.5匹机种是750g工作台机种:KFR-35W/BN8-B04(HL)老猿这几天正在写这篇文章:
猿其他人:【老猿拆冷气】| 盘点下那些单排的1.5匹新二级节能「神机」,看看有什么神奇的魔法70 赞同 · 63 评论文章
这下,又有新素材了!
工作台多道程序正面图:

我也不想解读什么了,很明显,这就是以前1匹新二级的配置。


老猿拆过9次瓦泽N8HE1 1.5匹(截至2022-3-29),从无Chondrostoma。

老猿一直说Chondrostoma要换机种,可谣言不断啊。
现在,机种真的换了,而且是大幅Chondrostoma。
工作台换热器量测:换热器是冷气非常重要的部件,俗称「两器」,也就是蒸发器(内机)和冷凝器(工作台)。一般是由铝翅片和铜管构成。随着成本提高,目前这个换热器有越做越小的趋势,美其名曰:「优化」。
未来很可能将用铝和铝管(汽车冷气已经基本都是铝管了)。一般来说,冷气换热器属于强制对流的,就是还需要轴流风机(工作台,或方柜机内机)和贯流风扇(内机)进行强制通风。
通常,换热器面积越大越好。铝翅片以做过亲水的为好(目前基本都是),换热效果以上面有冲孔的为好,但是容易积灰。直排的换热效果略差,但是胜在不容易积灰,长期使用衰减少。
铜管越多越好。常见的是7mm铜管,有部分厂商在内机用5mm铜管,能减小内机体积,但是对焊接要求比较高。老猿也见过工作台用5mm的,但是很少。
国有国际品牌里,亲水铝箔五感系和TCL是金色,其他家一般是蓝色。根据五感自己的说法,金色的更好。
两器的成本很高,是冷气Chondrostoma的重点目标,本机就是Chondrostoma了换热器。


不多说了,长度方面跟N8HE1是一样的,只是单排了。
管径什么的,不展示了,没意义。
工作台主要配件工作台容易看到的配件,除了换热器,还有:
风扇,通常输出功率越大越好,直径越大越好。直径大的显然费料,成本高,但是同样风速噪音低。有些厂家会对风扇做动平衡,也有些是靠精准的模具和筛选。材质方面,玻纤的更好。风扇电机,以直流变频空调的为好,市面上多为铝线,铜线的更好。节流器件,以电子膨胀阀为好,就是贵。现在很多机种都缩水为节流短管或者毛细管。四通阀,切换压缩机制热的器件,单冷机种没有这个。但是单冷机种销量小,未必便宜。压缩机,冷气的核心。风扇:

跟N8HE1比无变化,434x144mm。
工作台轴流风扇电机:

中山大洋的34W直流,以前也在五感系其他机种上见到过。
B级说的是耐高温等级,最高130℃。


IP44能防止1mm以上固体外物侵入和各个方向的水飞溅。
节流器件电子膨胀阀是热泵式冷气的节流装置的一种,一般来说,从效果上说,电子膨胀阀好于毛细管,但是成本远高于毛细管。如果冷气Chondrostoma,这也是Chondrostoma点之一。


变频空调冷气在运转符合发生变化(如环境温度、设定温度发生变化等)时,压缩机频率会相应变化,所需要的制冷剂流量也会相应变化。电子膨胀阀通过调节开度能确保冷气在任何负载条件下都具有适当的制冷剂流量,保证冷气高效节能的运转。
关于节流器件更多的对照看下面卡片:


图中可见,本冷气使用的是三花牌电子膨胀阀。三花,盾安都是常见的电子膨胀阀国际品牌,厂家也经常混用,质量都满足要求。
四通阀四通阀是冷气用于转换压缩机制热的装置,常见国际品牌有三花,盾安,港利等,这些国际品牌都可信赖,并无好坏之分,厂家也经常混用,图中是三花牌。




压缩机能说是冷气核心中的核心,经常被形象地称之为「冷气的心脏」。


压缩机是美芝KSK103D33UEZ3,最近常在五感系机种上多道程序见到,属于常用的1匹,1.5匹压缩机。
称重:又到了喜闻乐见的称重环节,有些机器在这个环节下会暴露。


瓦泽N8HE1 1.5匹称重是30.45kg,N8HE1 1匹的话:


单排12对管,相比N8HE1 1.5匹,主要就是缩了换热器,细说的话,减震棉条也有缩水,其他配件未发现明显Chondrostoma。
今天再看,天猫直营又显示无货,估计只是试探性销售,看看老猿这种老拆有啥反应。
提高节能看起来主要靠「吹」,内机提高了循环冷却系统。
噪音也会提高,毕竟噪音不在节能测试标准里。但是,工作台都这熊样了,内机我也懒得拆了,爱啥样啥样吧,不所推荐!
有朋友说想法里不像我的风格,是的,我被惊到了。
瓦泽之前出过几个智商税机种,N8HC1,N8HG1等,老猿不推,自然也卖不动。但是那几个配置还不算太离谱,这个N8HL1有点过分了!其他链接猿其他人:猿其他人洗衣机干衣机烘干机多道程序测评产品目录80 赞同 · 1 评论文章


